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东湖高新区打造“科学之城、追光之城、向往之城”的开局之年。在东湖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和各单位支持配合下,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以下简称“政数局”)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放管服”改革部署和武汉市“四办”改革要求,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抓手,紧盯一流、比肩最优,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圆满完成全局各项工作任务。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深化改革创新,持续推进“高效办好一件事”。出台《关于推进基层便民服务中心(站)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的实施方案》《深化放管服改革快速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大幅度的提高政务服务水平。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实施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全覆盖清单管理,加大改革力度,推动全区85项“证照分离”改革事项落地。打造“一门”“一窗”式服务,合理设置无差别受理窗口、分领域综合服务窗口、商事+税务“一事联办”等特色综窗,实现全区1700余项依申请及公共服务事项100%进驻区政务大厅统一办理。加强窗口人员队伍建设,逐步推动实现全区8个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窗口员工由区政务服务中心统一购买和培训。梳理三级依申请及公共服务事项清单,100%完成事项认领并对外发布。确保政务大厅防疫安全和政务服务两不误,在全区首创编辑出版《政数局全域安全工作手册(试行版)》。
(二)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攻坚市场准入、准营和退出全链条。降低准入门槛,在自贸区试点市场主体登记确认制,升级光谷创业大礼包2.0版,降度易成本;全省率先实现电子营业执照和电子印章在银行场景的使用,全省率先实现“企业注册即开户”。降低准营门槛,深入推动“一业一证”改革,行业综合许可制度从15个行业扩展到28个行业;全省率先试点市场准营承诺即入制,发出全省首张以承诺制方式办理的行业综合许可证,聚焦餐馆、便利店等首批9个行业,审批时限压缩95%以上,申报材料平均减少40%以上。降低退出门槛,在自贸区范围内率先开展强制退出改革试点,完成第一批47家企业的强制退出程序,加速不良企业出清。
(三)简化审批流程,提升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上的水准。完成建设工程综合服务平台系统一期工程验收工作,将17项许可事项全部纳入平台服务管理范围。牵头制定《关于在建设工程领域推行综合许可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横向整合企业办理施工许可阶段涉及的四项许可事项,实现“四证四次告知”向“一事一次告知”升级,审批环节压减75%,申请材料压减50%,审批时限压减87%。积极地推进东湖科学城、地下空间、高新四路、高新五路等一批区级重点项目立项工作,涵盖市政基础设施、输变电、还建房和学校等类型项目。开展政府投资项目审批内控机制及审批材料标准化课题研究,赴光谷建设公司等多家国有平台公司做调研,梳理历史遗留问题,提升高新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水平。
(四)细化服务举措,着力提升交易服务质量和监管效能。全省首创招标代理机构和评标专家信用信息考评机制,对72家招标代理机构和1400余名评标专家做全面信用考评;全省首创开评标现场公证机制,发挥公证处作为社会第三方机构的监督效用。牵头开展全区建设工程领域“查改治”、围标串标等明显问题专项整治、监理与实施工程单位关联关系违法问题专项检查工作,严厉打击并公示屡教不改、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营造公平营商环境。“刚柔并济”彰显执法质效,对无主观故意、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并下达书面警示函200余份。探索多元化交易风险防范机制,打造智慧化数字监管平台体系,对进场交易项目全过程在线监督、实时预警;印发交易典型案例通报,制作场景式警示动画,出台《建设工程招投标百问百答》和《政府采购百问百答》,提高交易主体法律意识。
(五)强化工作机制,全力推进信息化项目建设。编制“数字光谷”三年行动方案,成立“数字光谷”建设领导小组,试行首席数据官制度,2022年共完成全区30个信息化项目立项评审,对全区所有信息化系统开展首次政务信息化系统能力评估,扎实推进大数据能力平台、政务一体化服务平台、低空共享无人机等重点项目建设及四大基础平台统筹工作;疫情期间高效完成科技防疫任务,落实“数字卫兵”工作部署,全力推进“组织码”应用,统筹全区申领使用“场所码”6万余个,为5000余人开通电子通行证,7*24小时保障全区视频会议系统正常运行,同时探索研发基层治理信息化系统,开展智能防疫监测、智能数据填报及智能事件整合,提升社区工作人员工作效率;区级门户网站全面改版升级,在全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中,东湖高新区在国家级高新区排名第6位;官方微信“光谷政务”公众号影响力明显提升,关注量超45万人,推文总阅读量超180万人次,小程序预约量超96.3万次。
(六)坚持党建引领,扎实推动重点工作落实。召开局党委会24次,研究重点工作120余项,开展中心组学习12次,党课7场次,支部主题党日活动13次,其中联合党日7次,组织红色现场教育5次。将党员兜底服务与业务工作有机结合,优化党员兜底服务,累计解答群众咨询问题上万次。扎实推进“下察解暖”实践活动,班子成员调研走访基层联系点,梳理问题形成“三张清单”协调解决,问题销号率100%;抓实企业帮扶,走访帮扶75家企业,走访完成率100%。与对口社区开展结对共建,完善社区共建“三张清单”,完成共建项目14项;全局党员主动在居住地报到,全年总服务次数超300次。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组织并且开展心理健康课题研究,为员工(含窗口人员)提供心理辅导,建立员工心理健康档案。
(一)持续擦亮改革创新名片。一是荣获3个全国行业信息化奖项:“武汉云一网统管基层治理平台”荣获2022年全国第五届行业信息化技术发展创新峰会“政务云一网统管”优秀案例;“5G消息+5G快签助力企业服务升级”在由工信部主办的第五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全国总决赛中荣获优秀奖;低空共享无人机应用试点项目摘取2022年数字政府特色评选50强。二是8项改革试点经验全省推广:东湖高新区自然人股权变更“先税后登一事联办”、招标代理机构信用信息考评体系、全面免收政府采购“两金”入选湖北自贸试验区第六批改革试点经验;电子营业执照“一网通投”改革入刊《湖北省优化营商环境简报》第21期;率先启动市场准营承诺即入制改革试点入刊《湖北省优化营商环境简报》第22期;打击围标串标的典型经验做法被湖北省公管局、武汉市公管局在全省、全市通报表彰,号召全省交易监督管理系统向东湖高新区学习,敢于向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亮剑;东湖高新区开评标现场公证机制由湖北省司法厅申报获评“2022年湖北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典型案例”;“开工一张证”改革举措得到武汉市长程用文同志的肯定性批示,并获得湖北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协调小组办公室第37期简报宣传,作为先进经验在全省范围内推广。三是获评5个改革先行区:“拓展企业开办‘一网通办’经营事物的规模,进一步便利企业开立银行账户”、“全面探索市场准营即入制”、“逐步提升注销便利度”、全面免收政府采购“两金”、电子营业执照“一网通投”等5项改革试点经验被省营商办评为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先行区。多项改革探索先后被学习强国、人民融媒体、国家发改委官微、湖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湖北日报、长江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宣传报道。
(二)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坚持“高效办好一件事”,着力打造一流的政务营商环境,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截至2022年12月底,全区市场主体达18.25万户,其中企业超12万户,达到新的里程碑。1-12月,全区新登记市场主体4.32万户,其中新登记企业2.19万户,同比增长17%,商事主体存量再破新高,新增商事主体逆势高位增长。出台《东湖高新区政府采购优化营商环境支持中小微公司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政采“十条”),全力支持中小微企业未来的发展;全国领先、全省率先开展电子营业执照“一网通投”改革,实现数据跨领域、跨层级互认共享,每年可为东湖高新区交易市场主体节省CA办理成本100万元;深化免收“两金”改革成效,全面免收政府采购货物、服务和工程投标保证金和履约保证金,截止2022年12月共免收“两金”项目851个,涉及合同金额65亿元,为企业减少资金占用近11亿元,惠及3500余家中小微企业。
(三)稳步提升服务水平。线上线下双向发力,坚持以群众和企业满意为第一服务标准。2022年,政数局争取管委会支持提高窗口购买服务人员资金保障标准,优化绩效考核方式,进一步激发工作人员积极性,促进服务水平稳步提升。主动上门服务,先后赴8个园区办和7家国有平台公司,实地调研对接工作,现场答疑解惑,解决园区办和平台公司在政务服务、项目立项、容缺办理、招投标流程和信息化项目等多方面的问题,助力项目开发建设进度。建立“早晚弹性办、午间不间断、周末不打烊”延时评标保障服务机制,今年共为597个项目提供延时服务,累计超1180小时;投资项目帮办代办累计服务企业386个、投资建设项目536个,上门服务2038次,帮企业协调解决审批事项1612个,推进包含光谷科学岛科创中心、小米武汉科技园、达梦中国数据库产业基地、梁子湖应急水厂等69个重点项目。2022年政数局累计收到锦旗和表扬信86次,服务水平得到企业和群众的一致认可。
2023年,区政数局将将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动政务服务建设,努力打造公平规范的交易营商环境,加快打造数字化建设新高地,以狠抓政策落实打通助企惠民、纾困解难等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以工作成效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营造高效便捷的政务营商环境,为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光谷”贡献“政务力量”。
(一)坚持党建引领,全方面提升党建工作质效。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用好用活“学习强国”平台,认真落实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和“三会一课”制度,扎实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深化联建共建,稳步推进“党员兜底服务”等党建创新项目。强化内部管理监督,深化党风廉政教育,加强党员日常管理,以常态化下沉社区和“干部进企业”为抓手,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基层解民忧、深入企业解难题。
(二)推进政务服务建设,全方面提升企业群众办事体验感。持续推进“放管服”和“四办”改革,统筹深化“证照分离”改革、“高效办成一件事”等各项工作;完成政务大厅智慧化升级改造;统筹印发依申请及公共服务事项清单,推动依法规范审批;持续开展一门一窗、人员队伍建设试点工作;强化基层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提升全区政务服务综合水平;开展部门领导坐窗口走流程、首席代表组团巡大厅和光谷政务体验官等系列政务体验活动,营造“全民共建共享”的政务服务环境。
(三)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完善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聚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深化商事主体登记确认制改革,打造东湖高新区商事主体统一地址库,探索企业登记智能表单新模式,提升企业办事便利度;聚焦深化改革创新,深入实施“一业一证”和“市场准营承诺即入制”改革,并行推进简易注销改革和强制退出改革,促进发展良性循环。聚焦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构建线上线下结合、部门园区联动的客户服务格局,织密客户服务网络,提升企业办事获得感。
(四)完善服务平台功能,统筹推进工程建设领域审批制度改革。推动建设工程综合服务平台系统二期建设工作,融合平台系统(一期)和投资项目帮办代办服务系统,探索开展在线帮办及智能帮办、建设项目成本动态监控、第三方技术评审单位全过程监管和提升完善平台统计分析功能;统筹做好工程建设领域审批制度改革,理顺工程建设领域审批“链条”,打造高新区最优的工程建设领域审批模式。
(五)优化交易营商环境,持续强化工程招标监管。继续深化公共资源交易“一网通投”、政府采购全面免收“两金”改革,进一步降度易成本,让利交易市场主体,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打造公共资源交易的东湖高新区“样板”;持续强化对建设工程招投标的监管和执法,落实包容审慎执法精神,同时对串通投标等屡教不改等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进行强力打击并公示,“刚柔并济”营造更加法治化的交易营商环境。
(六)创新推进信息化建设,打造数字政府新样板。成立东湖高新区大数据中心,打造“数字光谷”联合创新实验室,构建“一局、一中心、一平台”三位一体模式,统筹集约加快推进“数字光谷”建设;持续推动全区大数据能力平台、共享无人机项目、市级部署的信息化项目及全区其他部门重点项目的建设,不间断地积累区级数据资源,根据上级数据立法进程,探索在金融、生物医药等领域适时开展数据要素运营试点,争创湖北省数据要素市场化省级试点区;持续做好管委会核心网络、系统运维和安全保障工作,逐渐完备政务公开及政务新媒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