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拾忆丨考古队员的深思:今天祖国的强盛让我们也可以坦然回望那段历史
甲午沉舰水下考古系列工作自2014年启动以来,辗转丹东、大连、威海海域,至今已近10年。致远、经远、定远、靖远、来远……这些沉舰承载的悲壮与惨烈,勇气和牺牲,屈辱与不甘,成为国人心中绵延百年的伤痛和考古队员们长久的深思。
随着对甲午沉舰的历史研究加深,考古队员周强慨叹北洋海军将士奋勇杀敌却难逃败局的时代悲剧,也为今天国力的崛起和人民海军的强大而自豪。这让考古队员们有底气坦然回望,冷静客观地研究曾经的失败,还历史以鲜活和真相。
“甲午海战非常惨烈,我亲手提取出水的北洋海军将士遗骸上,很多都有火烧的痕迹。”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周强介绍,日本在甲午海战中大量使用了苦味酸炸药,导致北洋军舰上一片火海,上千度的高温和流动的火焰造成大量伤亡。水兵们在烈火中奋战至死,大多数却不被人所知,连名字都没留下。
经远舰水下考古调查领队周春水(右)把经远舰将士遗骸移交大连庄河黑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图片来自:国家文物局)
2023年夏,威海湾来远舰遗址水下考古现场,发掘出水了两块身份木牌,上面的墨书字迹“来远一等水手张长发”“来远三等水手于盛元”仍清晰可见。
考古队员按图索骥,在中文核心期刊《历史档案》登载的伤亡将士抚恤名单中,查到了于盛元的名字。“档案显示:于盛元,山东荣成人,战斗中左臂负伤,后清政府抚恤白银40两。”周强介绍。
有了考古文物的实证,参战的水兵们不再是冰冷的伤亡数字,而是一个个有故事的鲜活人物。
“以前我们只知道丁汝昌、邓世昌等军官,但普通水兵是怎样的,我们并不知道。”周强介绍,张长发没再次出现在抚恤名单上,也查不到任何信息。直到身份木牌的出水,让他又回到了世人面前。
参加考古工作十多年,周强在工作之余时常深思:凯撒大帝那句“我来过,我看见,我征服”无比豪迈,但大多数人离开这样一个世界后,便消失于时间的洪流,就像从未来过,能被后世记住的人万中无一。
“如果不是这两块木牌的出水,可能永远都不可能有人知道张长发、于盛元是谁。我们的考古成果对大家说,他们不仅来过这样一个世界,而且曾经在来远舰上服役,在那段历史中英勇战斗、抵御外侮。”周强说,历史是鲜活的,也是立体的,还原历史上普通人的生活和故事,也是考古的目的之一。
参与甲午沉舰水下考古工作近10年,周强查阅、研究了大量相关史料。他发现,在整个甲午战争中,相比朝鲜、旅顺等陆地战场上一战即败的兵,北洋海军的表现是清军中最好的。然而,北洋将士的顽强奋战和壮烈牺牲,却没能改变清政府腐朽落后导致战败的结局。
2014年第一次下水探查致远舰遗址的经历,让周强记忆犹新。“当我亲手触摸到舰体残骸时,想起了电影里邓世昌操舵冲向敌舰的画面,瞬间感觉自己在跟历史零距离对话。”
如今,游客坐渡轮横跨威海湾登上刘公岛,参观北洋海军提督署时,不远处人民海军驻岛部队营房偶尔传来的军哨声,犹如历史的共鸣,引人遐思。
“威海湾曾经是北洋海军的母港,甲午战后被日本海军占据,英租时期海面上停满了英国军舰,如今游曳着人民海军的先进战舰,水下淤泥里还埋着许多未发掘的北洋战舰残骸。”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研究员隋东升和记者说,这种时空重叠般的历史沧桑感,时常令人感慨。
采访中周强提到,网友合成的一张卡通图让他印象非常深刻:左半边是正在沉没的北洋战舰、残破的黄龙旗和冲天火光映照下充满杀气的邓世昌;右半边是劈波斩浪的辽宁舰、风和日丽的海面和雄姿英发的人民海军战士。画面中,穿越两个甲子的强烈对比,引发许多网友的爱国思绪。
“今天祖国的强盛和人民海军的发展壮大,让我们也可以坦然回望那段历史,有足够的底气谈论曾经的屈辱与失败,冷静客观地分析原因和教训。”周强感慨,作为一名考古工作者,他很幸运生活在这个时代,能够自信地打捞和研究甲午沉舰,还原历史的真相,并把这些展示在国人面前以供警醒,完成考古工作的职业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