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标准规范

2022年广东省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 2024-03-05 09:51:56 |   作者: 标准规范

  2022年,广东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贯彻落实习、党中央关于“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有力有效应对超预期因素冲击,以超常决心、超常措施攻坚克难,奋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

  经国家统计局统一核算,2022 年广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129118.58 亿元,比上年增长1.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340.36 亿元,增长5.2%,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11.8%;第二产业增加值52843.51 亿元,增长2.5%,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2.9%;第三产业增加值70934.71 亿元,增长1.2%,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35.3%。三次产业体系比重为4.1:40.9:55.0,第二产业比重提高0.4 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01905 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5151 美元),增长1.7%。

  分区域看,珠三角核心区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81.1%,东翼、西翼、北部生态发展区分别占6.1%、7.1%、5.7%。

  全年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279.73 亿元,剔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同口径增长(以下简称同口径)0.6%,自然口径下降5.8%;其中,税收收入9285.22 亿元,同口径下降5.4%,自然口径下降13.9%。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8509.93 亿元,增长1.6%。其中,教育支出3873.61 亿元,增长2.0%;卫生健康支出2075.91亿元,增长12.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149.01 亿元,增长0.4%。民生类支出12968.44 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70.1%。

  2022 年末,全省非流动人口12656.80 万人,其中城镇非流动人口9465.40 万人,占非流动人口比重(非流动人口城镇化率)74.79%,比上年末提高0.16 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105.20 万人,出生率8.30‰;死亡人口63.00 万人,死亡率4.97‰;自然增长人口42.20 万人,自然增长率3.33‰。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2.06 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0.51 万人。全年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3%。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2%。分类别看,交通通信类上涨5.8%,食品烟酒类上涨2.9%,教育文化娱乐类上涨2.2%,其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6%,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2%,居住类上涨0.6%,衣着类上涨0.6%,医疗保健类上涨0.4%。

  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上涨3.0%,其中高技术类下跌0.1%,能源类上涨16.5%;轻工业上涨2.3%,重工业上涨3.3%;生产资料上涨4.2%,生活资料上涨0.6%;初级产品上涨13.0%,中间产品上涨3.9%,最终产品上涨2.8%;采矿业上涨21.5%,制造业上涨2.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上涨6.9%。工业生产者进价上涨4.1%,其中初级产品上涨11.8%,中间产品上涨3.4%。九大类原材料购进价格七升二降,其中燃料、动力类上涨17.9%,黑色金属材料类下跌1.2%,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6%,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类下跌0.4%,其它工业原材料及半成品类上涨2.3%,农副产品类上涨4.1%,纺织原料类上涨1.9%。农产品生产者价格持续上涨0.1%,其中农业产品上涨2.8%,林业产品下跌0.2%,牧业产品下跌8.0%,渔业产品上涨1.6%。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345.45 万亩,比上年增长0.8%;糖蔗种植培养面积189.14 万亩,下降1.8%;油料种植培养面积532.82 万亩,下降0.6%;蔬菜种植培养面积2142.56 万亩,增长2.6%;中草药种植培养面积102.74 万亩,增长21.5%。全年粮食产量1291.54 万吨,比上年增长0.9%;糖蔗产量1107.76 万吨,下降0.9%;油料产量117.43 万吨,增长0.1%;蔬菜产量3999.11 万吨,增长3.7%;水果产量1896.27 万吨,增长3.8%;茶叶产量16.08 万吨,增长15.3%。

  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475.82 万吨,比上年增长5.3%。其中,猪肉产量279.81 万吨,增长6.3%;禽肉产量189.48 万吨,增长4.0%。年末生猪存栏2195.86 万头,增长5.8%;生猪出栏3496.79万头,增长4.8%。

  全年水产品产量894.14 万吨,比上年增长1.1%。其中,海水产品458.52 万吨,增长0.8%;淡水产品435.61 万吨,增长1.4%。初步统计,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2554.00 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2%。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其中,国有控股企业增长4.7%,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0.9%,股份制企业增长2.2%,集体企业下降41.8%。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下降0.1%,重工业增长2.5%。分企业规模看,大规模的公司增长4.6%,中型企业增长1.6%,小微型企业下降2.3%。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2%,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29.9%。其中,医药制造业增长15.1%,电子及通信设施制造业增长1.0%,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增长12.6%,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长7.1%,医疗仪器设施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8.3%。先进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5%,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55.1%。其中,高端电子信息制造业增长1.6%,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业增长12.5%,先进装备制造业增长9.6%,先进轻纺制造业下降2.5%,新材料制造业下降4.6%,石油化工业下降2.5%。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5%,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44.7%。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5.0%,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1%,汽车制造业增长20.8%。优势传统产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1.8%,其中,家用电力器具制造业下降1.0%,建筑材料下降10.5%,金属制作的产品业下降4.1%,食品饮料业增长9.9%,家具制造业下降5.3%,纺织服装业下降9.5%。

  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1.3%,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5.0%,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4%,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下降5.2%,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8.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下降2.8%,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下降18.5%。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利润9460.95 亿元,比上年下降14.0%。亏损企业亏损总额1744.70 亿元,增长42.7%。亏损企业亏损面23.4%。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利润1373.68 亿元,下降13.3%;股份制企业5500.32 亿元,下降20.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3809.76 亿元,下降3.8%。分行业看,采矿业利润635.01 亿元,增长51.2%;制造业8241.17 亿元,下降18.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584.77 亿元,增长20.0%。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公司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4.07 元,增加0.94 元;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26%,降低1.09 个百分点。

  全年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10960 个,增长13.3%;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2956.50 亿元,增长7.5%;实现总利润515.03 亿元,增长13.6%;利税总额990.94亿元,增长4.9%。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2319.74 亿元,比上年增长0.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4040.91 亿元,下降5.6%;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765.19 亿元,下降7.1%;金融业增加值11825.76亿元,增长7.8%;房地产业增加值10450.56 亿元,下降5.9%。现代服务业增加值46232.54 亿元,增长1.5%。

  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706.58 亿元,比上年增长2.1%;总利润4647.93 亿元,下降11.1%。其中,战略性新兴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5.0%,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6.9%。分行业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8.0%,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增长1.0%,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3.6%,卫生和社会工作增长10.5%,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0.7%,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增长4.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下降2.7%。

  全年货物运输总量364189 万吨,比上年下降8.6%。货物运输周转量28438.54 亿吨公里,增长0.1%。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204802 万吨,下降2.3%。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66239 万吨,

  下降4.2%;内贸货物吞吐量138563 万吨,下降1.3%。港口集装箱吞吐量7064.83 万标准箱,下降0.2%。

  全年旅客运输总量47502 万人,比上年下降23.5%。旅客运输周转量1621.35 亿人公里,下降31.1%。

  年末公路通车里程22.3 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11211公里,比上年末增长1.5%。年末铁路运营里程5829 公里,其中200km/h 以上标准高快速铁路运营里程2788 公里。高铁客运量占全部铁路客运量比重86.6%。年末民用汽车保有量2898.36 万辆,增长7.3%,其中私人汽车2395.04 万辆,增长8.2%。民用轿车保有量1686.16 万辆,增长7.4%,其中私人轿车1576.00 万辆,增长7.6%。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5072.52 亿元,比上年增长8.7%。其中,邮政业务总量(按2020 年不变价计算)3112.87 亿元,增长3.0%;快递业务量301.36 亿件,增长2.3%;快递业务收入2510.30亿元,增长2.3%;电信业务总量(按2021 年不变价计算)1959.66亿元,增长19.0%。年末电线%;其中,固定电线%;移动电线%。年末(固定)互联网宽带用户4628.72万户,增长8.2%。年末移动网络用户15097.28 万户,增长0.2%。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下降2.6%。分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投资提高4.5%,民间投资下降9.4%,港澳台及外商投资提高0.7%。分地区看,珠三角核心区增长0.4%,东翼下降13.4%,西翼下降10.6%,北部生态发展区下降14.4%。

  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21.2%,第二产业投资提高10.4%,第三产业投资下降6.9%。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49.3%。工业投资提高10.3%,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27.9%。基础设施投资提高2.0%,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27.6%,其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投资提高1.6%,铁路运输业投资提高23.5%,航空运输业投资下降9.5%,互联网和相关服务投资下降28.7%。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25.5%,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7.8%。其中,电子及通信设施制造业投资提高27.8%,医疗设施及仪器仪表制造业投资提高32.3%。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882.92 亿元,比上年增长1.6%。分经营地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9286.68 亿元,增长0.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596.24 亿元,增长6.3%。分消费形态看,商品零售40327.24 亿元,增长2.3%;餐饮收入4555.68 亿元,下降4.3%。

  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比上年增长7.2%,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9.4%,化妆品类下降2.7%,金银珠宝类下降3.6%,日用品类下降2.3%,体育、娱乐用品类下降16.1%,书报杂志类增长3.7%,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0.3%,中西药品类增长12.1%,文化办公用品类下降2.3%,家具类下降14.0%,通讯器材类增长9.9%,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1.1%,建筑及装潢材料类下降5.4%,汽车类增长4.9%。全省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增长13.4%,占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比重32.7%。

  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83102.9 亿元,比上年增长0.5%。其中,出口53323.4 亿元,增长5.5%;进口29779.5 亿元,下降7.4%。进出口差额(出口减进口)23543.9 亿元,比上年增加5174.5 亿元。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 年货物进出口总额及增长速度

  全年新设外商直接投资企业13365 个,比上年下降17.3%。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1819.02 亿元,下降1.1%;其中中国香港、澳门地区合计对广东直接投资金额1579.91 亿元,增长1.8%。

  全年经核准境外新增中方实际投资额220.72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0.1%。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162.02 亿美元,增长3.7%;对外劳务合作新签劳务人员合同工资总额4.40 亿美元,劳务人员实际收入总额8.82 亿美元;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年末在外人员6.71 万人。

  年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22357.66 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0.0%;各项贷款余额245722.94 亿元,增长10.6%。年末全省农村合作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38755.56 亿元,增长9.3%;各项贷款余额26632.32 亿元,增长10.3%。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年利润(税后)1850.99 亿元,下降6.2%。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为1.07%,提高0.13 个百分点。

  年末全省证券市场共有沪深北交易所上市公司834 家,市价总值12.96 万亿元;全国股转系统新三板挂牌企业925 家。全年各类企业通过长期资金市场直接融资9690.28 亿元;其中,IPO 融资826.32 亿元,上市公司股票市场再融资1285.71 亿元,北交所及新三板市场融资54.64 亿元,公司债、可转债、可交债和资产支持证券(ABS)融资7523.60 亿元。证券公司28 家,证券公司分支机构1667 家,股票账户数22033.45 万户,增长11.9%;代理股票交易额71.98 万亿元,下降11.1%。基金公司36 家,共管理3435 只公募基金;基金规模86140.86 亿份,增长10.5%;基金净值93215.77 亿元,增长1.8%。期货公司22 家,全年公司代理交易额230.74 万亿元,增长1.2%。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登记备案的私募基金管理人5645 家,管理私募基金25509 只,基金规模30888.54 亿元。

  全年实现保费收入5894.16 亿元,比上年增长5.7%。其中,寿险业务保费收入3022.68 亿元,增长3.5%;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1565.44 亿元,增长12.2%;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业务保费收入1306.03 亿元,增长3.5%。全年累计赔款和给付支出1745.09亿元,下降7.2%。其中,寿险业务赔付支出409.43 亿元,增长1.2%;财产险业务赔款支出883.22 亿元,增长9.0%;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赔付支出452.44 亿元,下降32.1%。

  全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065 元,比上年增长4.6%。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905 元,增长3.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598 元,增长5.8%。

  全年全省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2169 元,比上年增长1.8%。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6936 元,增长0.9%;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800 元,增长3.9%。全省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4.3%,比上年上升1.1 个百分点;其中城镇为32.8%,农村为40.4%。全省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2.62 平方米,其中城镇为39.20 平方米,农村为50.75 平方米。

  年末全省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含离退休)5229.21万人,比上年增长2.9%。参加城镇和乡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764.32万人,增长3.1%。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4856.53 万人,增长2.1%。参加城镇和乡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6296.35 万人,下降3.4%。参加失业保险3751.12 万人,增长0.7%。参加工伤保险4083.39 万人,增长0.4%。参加生育保险4061.98 万人,增长2.2%。

  全年全省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基金总收入(不含上下级往来)6978.06 亿元,比上年增长6.0%,年末累计结余16624.65 亿元,增长9.0%。全年全省基本医疗和生育保险统筹基金收入1968.70 亿元,增长12.9%;年末累计结余3231.13 亿元,增长17.9%。年末城市低保人数14.8 万人,农村低保人数115.8 万人。

  全年城镇职工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83.31 万人。各类提供住宿的民政服务机构床位26.23 万张,收养救助人员9.82 万人。全省社区综合服务机构和设施3.2 万个,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2.2 万个。全年共发行销售福利彩票172.8 亿元,筹集福利彩票公益金53.0 亿元。年末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数量为5.7 个。注册志愿者人数1630 万人,注册志愿者人均参与志愿服务时数累计29.82 小时。

  全年各级各类教育(不含非学历培训,不含技工学校)招生数755.37 万人,比上年增长0.7%;在校生2787.26 万人,增长2.8%;毕业生682.58 万人,增长4.3%。其中,特殊教育学校招生1.31 万人,在校生7.45 万人;学前教育在园幼儿498.05 万人。

  全省专利授权总量83.73 万件,比上年下降4.0%,居全国首位;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11.51 万件,增长11.9%。全年《专利合作条约》PCT 国际专利申请量2.43 万件,居全国首位。截至2022 年底,全省有效发明专利量53.92 万件,居全国首位。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42.51 件。全年有11.30 万家企业获得专利授权67.69 万件,其中2.34 万家企业有发明专利授权9.41 万件。

  全年经各级科技行政部门登记技术合同47892 项;技术合同成交额4525.42 亿元,增长5.4%。

  全省高新技术企业6.9 万家。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30 家,国家工程技术探讨研究中心23 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589 家。拥有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4 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33 家;

  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129 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201 家,深圳市企业技术中心336 家(计划单列)。

  全省有建成或在建的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87 个、省级授权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232 个。全省有在建的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7 个,建成或在建的省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26 个;法定计量检定机构90 个,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专项授权计量技术机构17 个,特定种类设备综合检验机构8 个;标准化技术机构12 个,在建和建成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6 个、国家标准验证检验检测点2 个。

  截至2022 年底,获得资质认定计量认证的检验检验测试的机构5407 家,获得质量、环境、职业健康三大管理体系认证企业分别为118683 家、52227 家和37934 家,获得3C 产品认证的企业17317 家。

  全省有S 波段天气雷达12 部,X 波段相控阵雷达45 部,卫星云图接收站点2 个。有地震监测台站1707 个,地震台网10 个。

  全省近岸海域各类海洋观测、监测站点212 个(含沿海各县局)。地图出版部门共出版地图77 种,其中新版14 种,重印63 种。

  年末全省有各类专业艺术表演团体76 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44 个,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150 个,博物馆340 个。全省有广播电台2 座,电视台3 座,广播电视台95 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均为99.98%。年末有线%;IPTV 用户数2049.05万户,增长0.7%;OTT 用户数4.76 亿户;4K 用户数2597.51 万户,增长2.8%。全年生产电视剧18 部。全年出版报纸14.43 亿

  份,各类期刊0.89 亿册,图书(总印数)4.93 亿册。全省共有综合档案馆144 个。2021 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6910.06 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5.5%。

  年末全省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5.95 万个(含村卫生室),其中医院1812 个、卫生院1169 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729 个,妇幼保健机构132 个,专科疾病防治机构124 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41 个,卫生监督机构147 个、村卫生室2.5 万个。全省卫生技术人员91.8 万人,比上年增长4.8%,其中执业(助理)医师33.5 万人,注册护士42.1 万人;拥有医疗床位60.8 万张,其中医院49.7 万张。全省1169 家卫生院拥有卫生技术人员8.8 万人,床位6.7 万张;141 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拥有卫生技术人员0.8 万人;147 家卫生监督机构拥有卫生技术人员0.3 万人。

  全省体育健儿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获得14 项次世界冠军,70 项次全国冠军,破全国纪录1 项次。

  全年水资源总量2213.3 亿立方米,比上年偏多81.2%。年平均降水量2057.6 毫米,较常年(1798.8 毫米)偏多14.0%;平均日照时数1856.5 小时,较常年(1748.9 小时)偏多6.0%。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9208.43 万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1.4%。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3.0%。全社会用电量7870.34 亿千瓦时,增长0.05%。其中,工业用电量4566.59亿千瓦时,下降1.5%。全省270 个地表水省考监测断面中,Ⅰ~Ⅱ类水质的断面比例65.7%,Ⅲ类水质的断面比例26.5%,Ⅳ类水质的断面比例6.3%,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1.5%,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0%。全省近岸海域海水质量达到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占71.8%,二类海水占17.9%,三类海水占2.0%,四类海水占2.1%,劣四类海水占6.2%。

  全省平均灰霾日数14.8 天,较常年偏少26.3 天,比上年少0.2 天,为1980 年以来第二低。全省21 个地级以上城市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臭氧(O3 日最大8 小时均值第90 百分位数)、一氧化碳(CO 日均值第95 百分位数)年平均浓度分别为8 微克/立方米、19 微克/立方米、34 微克/立方米、20 微克/立方米、157 微克/立方米、0.9 毫克/立方米。21 个城市二氧化硫(SO2)年均值达到一级标准;21 个城市二氧化氮(NO2)年均值达到二级标准;21个城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值达到二级标准;21 个城市细颗粒物(PM2.5)年均值达到二级标准;14 个城市臭氧(O3日最大8 小时均值第90 百分位数)浓度达到二级标准;21 个城市一氧化碳(CO 日均值第95 百分位数)浓度达到一级标准。全省21个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平均为91.3%。全省城市(县城)新增建成污水处理设备66 座,新增解决能力344 万吨。全年农作物受灾面积256.66 千公顷,洪涝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68.24 亿元。发生各类地质灾害352 起,造成7 人死亡、1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1.63 亿元。

  全年完成人工造林1.03 万公顷,当年新封山育林2.94 万公顷,退化林修复4.43 万公顷,人工更新9.33 万公顷。全省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5 个,批复面积33.66 万公顷;国家级地质公园10 个,批复面积10.96 万公顷;省级以上地质遗迹类自然保护区6 个,批复面积3.72 万公顷。

  全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2780 起,死亡2122 人,受伤1494人,直接经济损失39476.8 万元;其中,较大事故27 起、死亡101 人,未出现重大及以上事故。全年发生道路交互与通行事故38782起,比上年下降20.7%;死亡5318 人,下降10.8%;受伤3755人,下降19.9%;直接经济损失8648.65 万元,下降18.5%。道路交互与通行万车事故死亡人数为1.35 人。

  7.规模以上服务业范围是:(1)年营业收入2000 万元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三个门类和卫生行业大类;(2)年营业收入1000 万元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三个门类,以及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房地产租赁经营和其他房地产业四个行业小类;(3)年营业收入500 万元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两个门类,以及社会工作行业大类。

  8.先进制造业包括高端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装备制造业,石油化学工业产业,先进轻纺制造业,新材料制造业,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装备制造业包括金属制作的产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共8 个大类行业中属于重工业的部分加上船舶修理和航空航天器修理两个小类行业。

  9.高技术制造业包括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施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施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信息化学品制造业。六大高耗能行包括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本公报中城镇新增就业、社会保障数据来自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和医疗保障局;财政数据来自省财政厅;新增投产骨干电源装机来自省能源局;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数据来自省发展改革委;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数据来自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新建公路、港口万吨级码头泊位新增吞吐能力、公路运输、水运、港口货物吞吐量数据来自省交通运输厅;城市污水处理数据来自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货物进出口数据来自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外商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对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等数据来自省商务厅;快递业务量数据来自省邮政管理局;新建5G移动通信基站数据来自省通信管理局;货币金融数据来自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证券数据来自广东证监局、深圳证监局;银行业利润、保险业数据来自广东银保监局;技术合同数据来自省科技厅;教育数据来自省教育厅;专利、质量检验数据来自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气象数据来自省气象局;地震数据来自省地震局;测绘数据、近岸海域监测站点、各类地质灾害数据来自省自然资源厅;农机总动力、水产品产量数据来自省农业农村厅;广播、电视数据来自省广播电视局;文化数据来自省文化和旅游厅;电影、报纸、期刊、图书数据来自省委宣传部;档案馆数据来自省档案局;体育数据来自省体育局;卫生数据来自省卫生健康委;低保人数、社会服务业机构、福利彩票、社会组织数据来自省民政厅;林业、自然保护区、地质遗迹类自然保护区数据来自省林业局;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