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试验规范

试验规范

近百年中国交通期刊的出版变迁与历史价值

发布时间: 2023-10-24 09:12:03 |   作者: 试验规范

  交通的发展是中国近百年现代化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期刊作为交通发展的产物,近百年经历了以《交通官报》为代表的清末交通期刊出版的起步阶段、以《交通公报》和《道路月刊》为典型的民国交通期刊出版一定发展的阶段,以及新中国成立以后交通期刊出版全面繁荣的阶段。交通期刊出版的发展对于交通的繁荣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交通期刊出版的发展历史是中国期刊出版发展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近百年中国交通期刊出版的发展进行深入思考具备极其重大的历史价值。

  战争后,对于以屈辱方式进入近代历史的中国来说,交通的发展更是成为近百年中国的仁人志士瞩目的焦点。正是因为交通发展对于中国摆脱落后状态的极端重要意义,作为反映不同时期交通相关状况的交通期刊,在中国近代期刊出版的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对自清末到现代一百多年来中国交通期刊出版的发展历史进行回顾和分析,可以对中国这一特殊种类的期刊演变过程乃至其所折射出的交通的发展历史产生更为清晰的认知,其在中国交通期刊的后续发展及其交通的发展层面均具备极其重大历史价值。

  近百年来,中国交通期刊的发展,主要经历了清末、民国和新中国建立以来三个阶段,与这三个阶段的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相适应,同时期均出版了相应的具有历史意义的刊物。

  随着战争以来清政府一系列对外战争的失败,交通线的延伸尤其是铁路的修筑,成为清末时期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广袤内地、瓜分中国的主要手段之一。[1]与此相对应,中国的广大有识之士对以铁路修筑为主的交通的发展的关注度也日益提高,保护路权、发展中国自己主导的包括铁路在内的交通,成为中国实现独立自主和繁荣富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清末出版发行的一系列刊物中,均常常会出现和铁路修筑等交通发展相关的国家政策和详细情况的介绍。尤其是在1909年,终于出现了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种专门的交通期刊《交通官报》。作为清末唯一的专门交通期刊,《交通官报》由清廷邮传部创办,是一份指导邮电路船四政的综合交通刊物,至1910年12月停办,共发行30期。根据《交通官报》的创刊词,其目的是统一官民关于交通事业的思想,进行交通学术方面的研究,促进交通事业的发展。《交通官报》存在时间虽然不长,但作为当时唯一的官方交通期刊,仍然对中国当时的交通事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宣传和推动作用。如创刊号中介绍了法国在其属地中建设铁路的业绩,对于宣传铁路存在的巨大经济利益,促进中国路政的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另外,1910年第7期还刊登了1908年通车的沪宁路的关键工程镇江宝盖山隧道的照片,对于宣传中国铁路建设的成就功不可没。[2]

  孙中山先生在民国成立之初,即力主在中国以广修铁路为主的发展交通的方式,为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条件。[3]因此,民国时期,中国公众对交通发展的热情有增无减,交通期刊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在办刊的形式上,既有官办的交通期刊,如《交通公报》,也有民间自发出版的专门交通刊物,如《道路月刊》《交通月刊》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政府主办的《交通公报》和民间出版的《道路月刊》。这些期刊不仅定期发布和交通相关的各种信息,介绍各种最新的交通技术的发展,而且也刊载各种与交通相关的研究文章。这对于增加人类对于交通的了解,统一国民对于交通相关理念的认识,促进交通建设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民国政府在1912年4月成立初期,即将原清政府邮传部改组为交通部,并开始发行作为民国政府《政府公报》重要组成部分的《交通公报》。《交通公报》一直出版发行到1948年政府在大陆败亡前夕,主要内容有与交通相关的政府命令,交通部自身发布的决定,与交通相关的法律和法规、与交通相关的公务、翻译的国外的相关交通信息、重要的交通信息发布,以及与交通相关的重大新闻事件,以及政论和技术探讨研究成果等。由于《交通公报》的基本功能是发布与交通相关的各种信息,因此侧重于有关规定法律法规、行政命令、统计信息和新闻等方面,学术性的内容较为缺乏。另外,除了全国性的《交通公报》,民国地方政府的公报也会定期发布各种地方性的交通信息,与《交通公报》一起,形成民国时期发布交通信息的政府公报体系。

  《道路月刊》于1922年3月创刊,到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方面爆发停刊,共出版54卷,其中第1~53卷为每卷3期,第54卷亦即最后一卷则只有2期。这本刊物不仅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民国道路建设情况的重要见证,而且还涉及大量的同时期中国汽车产业和汽车修理业发展的相关史料。[4]具体栏目大体上分为“特许”“论著”“研究”“调查”“汽车特载”等,“九一八”之后还增加了“抗日副刊”“国货特载”等,分别刊登相关的文章的主要内容。《道路月刊》作为民国时期权威的交通行业刊物,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同时期中国的精英阶层对道路功能和作用的理念,由于具有的全国性的影响,其出版内容成为研究这一时期中国交通行业发展的重要史料。

  新中国成立之初,交通运输面貌十分落后。全国铁路总里程仅2.18万公里,有一半处于瘫痪状态,能通车的公路仅8.08万公里,[5]内河航道处于自然状态,民航航线只有为数很少的十几条,主要运输工具还是畜力车和木帆船等。

  根据交通运输部发布的统计公报显示,到2018年底,中国铁路总里程已达到13.1万公里,这中间还包括占世界总量2/3的高铁2.2万公里,公路通车里程485.95万公里,这中间还包括高速公路3万多公里,全球最繁忙的九大航空港中,中国占据三席,全球十大港口中,中国港口占了8个。现代中国已经建立了包括铁路、公路、航空和水运,以及其他运输方式在内的全球顶级规模、效率最高的立体交通运输体系。

  与新中国成立后交通的跨越式发展相适应,这一时期的交通期刊出版也出现了全面繁荣的局面。当前我国大陆拥有科技期刊5380余种,其中交通类期刊有250种左右,占科技期刊总数的5%,且很大一部分历史长达30多年,这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促进了期刊及交通事业的稳定发展与繁荣。较高质量的期刊被美国《工程索引》(简称EI)检索,如2012年被EI检索的交通科技期刊有《汽车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学报》《中国公路学报》《西南交通大学学报》《中国航空学报》(英文版)《中国公路学报》《铁道学报》《中国铁道科学》以及一些大学学报等;一些被国内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遴选,分别进入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数量众多且种类齐全的诸多高质量的交通专业期刊的出版,迎来了近百年中国交通期刊出版的真正繁荣时期,同时为交通事业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在信息、思想和学术研究上提供了重要支撑。

  近百年以来,中国交通期刊出版总体上同中国近现代史发展的历史保持一致,见证了中国交通从原始落后走向现代化的世纪历程,值得现代社会的中国人对交通期刊的发展进行更为深入的整体性思考,其历史价值大多数表现在以下几个维度。

  作为整体期刊出版行业中的特殊种类,交通期刊之所以能在诞生之后持续不断的发展乃至真正繁荣,从根本上来讲是因为交通发展始终是中国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而且跟着社会的发展,这种重要性和基础性仍然没有丝毫减弱。自清末由于帝国主义在中国通过修建铁路圈占势力范围开始,近代中国即意识到了以铁路为主的交通发展对于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很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从而在成立专门负责交通事务的邮传部的基础上,出版发行了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交通官报》。民国时期,孙中山先生更是提出了发展以铁路和公路为主的全国性大交通发展的计划,作为实现其毕生追求的“”理想的重要支撑。由清末邮传部改组的交通部亦将《交通官报》改组为新的《交通公报》,同时还出现了以促进中国交通发展为创刊根本宗旨的《道路月刊》和《交通月刊》等。在这些交通期刊出版发行的努力下,交通发展对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及其重要的作用慢慢的变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新中国建立以来,交通发展更是成为国家和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提供了必要的基础设施的支持。正是因为意识到交通发展对于现代中国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极端重要性,交通期刊真正进入了全面繁荣的时代。

  正是因为交通发展对于国家发展非同寻常的重要意义,国家才不惜代价地在全国发展各种各样的形式的交通。与此相适应,交通期刊出版的可持续发展,也必须建立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交通的繁荣和发展的基础之上。交通期刊出版的发展与国家交通发展本身产生的对有关信息和学术研究需求密不可分。一方面,交通期刊出版发展只有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才可以获得发展所必须的政治空间。清末的《交通官报》,以及民国的《交通公报》等,事实上就是国家发展交通事业这一整体政策下的直接产物,正是因为国家政策的支持,民国时期才能产生纯粹民营的《道路月刊》《交通月刊》等刊物,并在全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新中国成立以后,同样是因为国家对于交通发展的需要,国家有关部门直接出版发行的一大批高质量交通期刊产生,形成了现代交通期刊出版持续繁荣的大好局面。另一方面,交通期刊出版一定要满足交通发展本身对有关信息和学术研究的需求。清末《交通官报》的产生,即因为当时亟需民众了解相关的交通信息,以及统一民众发展交通思想的认知。民国的《交通公报》《道路月刊》等交通刊物出版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的发展,同样在于当时的交通发展对于有关信息以及各种交通相关的学术研究需求的逐渐增强。新中国成立以来,交通大发展对于同交通相关的各种技术信息的巨大需求,则是交通期刊出版走向全面繁荣的最终的原因。因此,交通期刊的发展对于交通的繁荣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不仅是自身存在的最终的原因,也是持续不断的发展的重要保证。

  交通期刊出版的发展历史是中国期刊出版发展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末《交通官报》的出现并不是单独的偶然事件,而是中国在战争后被迫引进西方的报刊出版系统,从而陆续产生各种各样的形式的期刊这一整体进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事实上,正是因为近代期刊出版的逐渐普及,清末官方才开始以《官报》的形式发布相关政府信息,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分工进一步细化的《交通官报》。民国时期《交通公报》《道路月刊》《交通月刊》等官办、民营形式的交通期刊出版的发展,也同民国时期中国期刊出版主体多元化的趋势日益显著、期刊出版慢慢的变成了公众获取包括交通在内的各种重要信息的主要渠道紧密关联。新中国成立以后交通期刊出版的全面繁荣,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同样是现代中国期刊出版行业空前发展在交通期刊领域的体现。现代社会分工的日益精细化和人们需求的日益多元化导致了现代期刊出版种类的急剧增多,同样也导致了交通期刊从民国时期寥寥无几激增到了百年后的数百种,这也是中国期刊出版近百年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历史在交通期刊这一特殊领域的具体体现。

  近百年来,中国交通期刊出版的发展基本上反映了中国近百年的交通乃至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历程。从清末《交通官报》开启中国交通期刊出版的历史以来,中国的交通期刊出版继续经过了民国和新中国建立以后等重要的发展阶段,在为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交通发展起到了相应推动作用的同时,也成为近百年中国期刊出版行业发展历史的代表性缩影。

  [2]执之. 清末官办的邮电刊物——《交通官报》[J]. 中国邮政,1990.

  [3]郭正秋. 孙中山铁路建设思想述评[J]. 求实,2006(s2).

  [4]彭援军. 民国《道路月刊》反映的汽车与交通[J]. 中国汽车市场,2008(8).

  [5]黄镇东. 新中国公路运输业的快速的提升和基本经验[J]. 求是,199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