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拿到名校 Offer还不是因为我“有背景”
最近几天,最早的一批申请结果已经放出。看到那些晒名校 Offer 的大神,简历上丰富的论文发表、活动实习、参赛经历,让他们获得了名校垂青。再看看自己“简(cang)洁(bai)”的学术背景,只想点一首《凉凉》送给自己…
留学申请想要得到学校的青睐,不但要在“硬件”成绩上足够出色,还要在“软件”背景,如学术背景,海外背景上体现出优秀的个人能力。
那么,学术背景在申请中究竟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又有哪些方式能提升学术背景,为自己的申请成功率加码呢?
与国内高校不同,美国高校非常看重学生的综合能力,这中间还包括学术背景、海外背景、社会实践等。而学术背景最直观地反映了你的学术潜力。如果申请者可提供自己发表的论文,参与竞赛及获奖情况、相关领域的实习工作经验,就是对自己学术潜力最好的证明。
棕榈导师 Sam,本科非 985 大学读书,GPA 3.6,然而通过发表的论文,拿到了 UCLA 的 Offer;棕榈导师 Jessy,GPA 3.5,凭借自己本科期间参加的多项竞赛,成功申请到了哥大!学术背景提升在大学申请中的作用可见一斑。
在大部分学术研究领域,写论文和发表论文可以说是必不可少的。相比国内期刊,在国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可以很直观地体现自己的学术水平,也更加容易受到外国大学的认可,但需要用英文撰写,而且有比较高的要求,对同学来说还是有一定门槛的。
首先,论文所研究的内容和方向要有切实的研究价值。这个价值体现在,研究内容对本学科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或对前人研究有显著改进。也就是说论文的质量要足够高。
其次,论文发表的平台要足够好。比如发 SCI 期刊、EI 期刊,都是国际上认可度比较高的。
SCI 通过论文的被引用频次等的统计,对学术期刊和科研成果进行多方位的评价研究,从而评判一个国家或地区、科研单位、个人的科研产出绩效,来反映其在国际上的学术水平。因此,SCI 是目前国际上被公认的最具权威的科技文献检索工具。
像 SCI 期刊还有分区,根据期刊影响因子(也就是期刊当中文章被引用的频率)进行排名。如 JCR 的分区是按学科影响因子排名前 25% 的期刊为一区,记作 Q1,26-50% 为 Q2,51-75% 为 Q3,76-100% 为 Q4。如果能在 Q1、Q2 期刊发表 SCI 论文,含金量就比较高了。
当然,能够在 SCI 发表有一定的影响力的学术论文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而且对有些学科而言,写作论文本身的难度就很大,但还是可以积极去尝试的。
a. 梳理研究方向:写作论文首先要阅读大量文献并寻找自我论文的研究课题,本身能够让你对自己所学的知识和研究方向有一个清晰的梳理;
b. “搭讪”学术大牛:论文创作过程中,需要和同一领域的研究者做沟通,这也给你提供了一个“搭讪”学术大牛的机会。能够充分的利用这样的机会,对今后无论是科研还是申请留学都有很大的帮助;
c. 了解自身不足:论文即使被退稿,也能获得专家给你的专业的修改意见,让你明白自己的论文存在哪些不足。这是非常有价值的过程,当然如果论文能发表就更好了。
参加学术竞赛也是提升学术背景的方式之一,很多国际竞赛的主办方本身就是实力丰沛雄厚的科研机构或跨国公司。同时,学术竞赛也是一个结交学界大牛的好机会。
影响力较大的国际比赛,认可度比较高,且大部分比赛的水准是很高的,无论能否拿到名次,都能够学习到很多的知识。国际比赛需要用英文,也给同学们提供的锻炼英文水平的机会。
下面棕榈君为大家列举了部分含金量比较高的国际竞赛,能够准确的通过自己的情况选择关注哦~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ICM)由美国数学及其应用联合会主办,是全球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性数学建模竞赛。赛题内容涉及经济、管理、环境、资源、生态、医学、安全、未来科技等众多领域。
竞赛要求三人(本科生)为一组,在四天时间内,就指定的问题完成从建立模型、求解、验证到论文撰写的全部工作,体现了参赛选手研究问题、解决方案的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
微软“创新杯”全球学生大赛是目前全球顶级规模、影响最广的学生科技大赛。创始于 2003 年,旨在鼓励青年学生发挥想象和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投身科学技术创新,目前已变成全球上顶级规模的学生科技竞赛,并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支持。
参赛选手应满足 Imagine Cup 官方规则的资格要求。一个团队可以包含最多四名在校学生。小组成员可以来自不同国家/地区,或来自不同学校。但一个团队只能代表一所中国大陆地区的学校,并且至少一名小组成员必须是中国大陆地区的合法居民。
国际遗传工程机器大赛(iGEM)由麻省理工创办,2005 年发展成为国际性学术竞赛,是合成生物学领域最高级别的国际性学术竞赛。iGEM 涉及生物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等多学科,是以合成生物学为核心多学科交叉国际级科技竞赛。
比赛分研究生、本科生、高中组三个组别,按照参赛队伍项目领域,分医学健康类、测量类、环境类、软件类等多个类别,评出金牌、银牌、铜牌;同时设立单项奖、最佳项目奖,包括最佳建模奖、最佳新生物模块奖等。从获金牌的队伍决出最后入围的最终决赛名单中,评出冠军、亚军、季军。
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ACM International Collegiate Programming Contest)是由国际计算机界具有悠久历史的权威性组织——(美国)计算机协会(ACM)主办的一项旨在展示大学生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团队精神和在压力下编写程序、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年度竞赛。ACM 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始于 1970 年,成形于 1977 年,目前已发展成为最具影响力的大学生计算机竞赛。
机器人世界杯赛,是当前国际上级别最高、顶级规模、影响最广泛的机器人赛事,由RoboCup 国际联合会主办。其最大的目的是通过提供一个标准的易于评价的比赛平台,促进多智能体系统(Multi-Agent System)和分布式人工智能(Distribute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研究与发展。
机器人世界杯从早期仅有足球比赛,发展到目前除足球比赛的小型组、中型组、类人组、标准平台组、足球仿线 个组别外,还包括 Rescue Home Work 等不同组别的竞赛。可选择自身适合的组别组队参加。
“商业精英国际挑战赛”(简称 “GBC”,是由 CIMA 皇家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发起的一项面向全球在校本科生的国际级赛事。自 2009 年举办以来,在整个世界吸引了众多国家和地区的参与和关注。 比赛遵循“寻找未来商界领袖”的大赛宗旨,选拔具有突出商业潜质并熟练掌握财务、市场、营销、管理等知识的优秀学生团队。
Google Code Jam 是一项由 Google 主办的国际程序设计竞赛。该项赛事始于 2003 年,旨在帮助 Google 发掘潜在的工程领域顶级人才。比赛内容有一系列的算法问题,参赛者必须在指定时间内解决。参赛者允许使用任意自选编程语言和开发环境来解答问题。
国外有影响力的大赛还有很多,同学们能结合自己专业性质,按照各项大赛的参赛要求报名参加。
以下是部分教育部主办、支持的全国性竞赛,也是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竞赛,相比不少国际竞赛可能需要出示英文材料和出国参赛,国内比赛参加的门槛相对来说会低一些。同学们能结合自己的专业背景选择了解和参加。
AUTODESK REVIT 杯全国大学生可持续建筑规划设计竞赛 中国高等学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
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教育部 共青团中央、 教育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共青团中央、 教育部、 人社部等
参加这样的比赛,如果能拿到好成绩,不仅能在简历上增色不少,还有机会获得主办方提供的学习、实习机会;而就算没有夺冠,能拿到一定的名次,也是热情参加专业相关活动实践的体现,更能够锻炼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何乐而不为?
因篇幅所限,棕榈君只总结了关于背景提升的部分信息。如果你希望了解更多关于提升学术背景的内容,